第四十五章 兵下临安-《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宣和初,刘法轻敌冒进,在珠固峡遭夏军重围兵败身死,致熙河湟廓路形势大坏。

    指挥此战的夏国晋王李察哥乘胜出击,兵围大宋的重要战略支点震武军,熙帅刘仲武急忙遣何灌率军救援。

    但何灌尚未赶到,震武城便被夏军攻破。

    李察哥将城中获得的军储带回国内,并派出一部兵马阻击来援宋军。

    两军于半道遭遇,宋军少而夏军多。

    危急时刻,何灌命本部兵马大张旗鼓,主动迎了上去。

    夏军不知虚实,又因此战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不想再冒无端的风险,乃趁着夜幕掩护遁逃。

    直到夏军走远,何灌才带着麾下兵马撤回。

    但此战中西军宿将刘法战死,震武城又被夏军攻破,是宋夏两国近年来少有的大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刘仲武战后便向朝廷上奏,认为何灌故意停顿不前才致震武被破,道君乃罢何灌为淮南西路寿州钤辖。

    之后,徐泽公开造反,于大名府一战吓溃数十万宋军,并继续南下,威胁开封府,差点直接覆灭了大宋江山。

    国乱思良将,赵佶这才想起有胆略又有手段的武臣何灌,乃迁其人为徐州防御使,京东西路都钤辖。

    再后来,又调他卫戍东辅拱州。

    何灌虽然因震武军陷落而被调离了最容易获取军功的西军,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道君的认可,并且步步高深。

    赵佶之前将守卫南阳府门户的重任交给何灌,也是放眼朝中,只有其人有这个资历、能力和忠心。

    赵桓即位时,同军已经打进了大宋,自不敢临阵换将,且汝州如此重要,朝中确实无人比何灌更合适,就没有调整其人之职。

    何灌当然也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到汝州后,就亲自检查各城寨防御设施,并深入军中鼓舞士气,做了很多工作,收效——

    便是没有效果。

    享尽荣华富贵的天子和衮衮诸公都不敢直面同军兵锋,直接放弃了立国后就没有换过的都城东京,幻想跑进了这个穷山沟里就能躲避敌人。

    太上皇更是未战先逃,连带着不少朝中大官也跟着逃跑。

    大祸临头,这些贵人们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凭什么要求低贱得狗都不如的士卒们为贵人们的大宋对抗根本打不赢的敌人?

    梁方平麾下数万大军被岳飞千余骑兵吓得当场大溃,自相践踏而亡者数千之众,比同骑杀死的还要多。

    但其部好歹是看见了同军才溃败,而汝州守军则更加不堪,只是看到了颍昌府溃兵入境,汝州兵卒便炸了锅,直接弃城而走。

    所谓望风而逃,不过如此。

    何灌纵然有心弹压,也无人配合,民心士气已溃,绝非人力可以挽回。

    汝州宋军溃逃,大宋新都城南阳府便向同军敞开了大门。

    对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开封府,南阳府的地理条件好太多了。

    经汝州到南阳府,有两条路线。

    一条跨越澧水,经叶县翻越方城山隘口,便可进入南阳。

    方城山以南的方城县本隶邓州,庆历四年,宋仁宗下诏废方城县为镇。

    元丰元年,宋神宗又改方城镇改为县,但其管辖权却划归了唐州。

    道君决定迁都南阳后,便将方城县再次划归南阳府。

    同时做出调整的还有并光化军入南阳府,改原本的南阳县为周土(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镐京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改穰县为临安。

    此路线虽要经过方城、周土两县,但一路都是官道,便于快速行军和后勤补给,是战前拟定的主攻路线。

    唯一的问题是沿途有不少宋军的城寨,需要一一攻取,战事容易迁延。

    另一条路线由鲁山县渡过滍水,沿鸦河向南。

    此路需要经过尖山、黄土岭、玉皇顶、鹿鸣山、大横山等山之间的山沟,没有官道,甚至有些地方连小路都没有,外地人很容易迷路。

    但同军第四军军政牛皋便是鲁山县人,早年就在山中砍柴为生,很是清楚这条路线,战前便命人制作了专门的沙盘,供麾下将领掌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