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种地五年扫平草原-《水浒新秩序》


    第(3/3)页

    大军数千里甚至上万里的远征消耗极其恐怖,即便富庶的中原王朝在内部没有大的灾荒和动乱的情况下,也要准备数年以上才能维持一次远征。

    持续多年远征大漠,就算国力大如强汉盛唐,也一个不小心就会翻船导致国运衰败。

    金国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更严重。

    辽国的崩坏固然与其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有关,但这些北地年连年灾荒,朝廷赈灾不力而导致内乱不断,社会各阶层对朝廷失去信心也有很大的关系。

    金国崛起后连战连胜,成功继承了辽国的部分国土,也背上了大辽的包袱。

    更要命的是大金在战略上失了先机,辽国最精华的部分尽皆被大同吃下。

    如此一来,金国虽是新崛起的国家,战争潜力却还不如曾经走下坡路的辽国。

    完颜宗翰率军来到上京道后,遇到最头痛问题的就是“打仗费粮”。

    太祖皇帝阿骨打在位期间,宗翰是单纯的大军统帅,只要能打赢仗就行,基本不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但新帝吴乞买即位后,担心自己威望不足,为了拉拢其人,就给了他自建势力的特权,有兵又有地盘的宗翰就不得不考虑这些现实问题了。

    胜仗打得越多手中的钱粮越少,背上的包袱就越重,这是在出产多的西京道绝对不会遇到的问题,上京道却是常态。

    因而,其人明知道耶律大石正在上京道的西北部兼并各部,迟早会成为祸害大金的力量,也只能先缓一缓。

    完颜宗翰并没有一门心思打仗,组织人手开荒种地放牧以增加战争潜力的道理自然懂,也费了老大精力抓生产。

    可天祚帝不比耶律大石,在辽人中的号召力更大,没有发现其人的行踪也就罢了,发现了还不去征讨就说不过了。

    为了这次西征,完颜宗翰整整准备了半年时间。

    结果,耶律延禧得知消息后果断弃师而逃,再次将金军甩在了后面。

    好在此战中辽国都统耶律马哥被俘,最后效忠于天祚帝的“大军”被灭,只要持续保持对草原的压力,天祚帝就很难翻得了身。

    不过,完颜宗翰也为此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尽管这次只出动了三千骑兵,但在后方协助转运粮草的民夫和护送的军队却数倍于此,所有的人都马要吃喝,每多耽搁一天,人吃马嚼的消耗就令人头皮发麻。

    实际上,此战因为是奔袭战,金军还是有一些缴获的。

    但辽国的家当早就被耶律延禧父子等人这些年的折腾丢得干干净净,上京道大部大部分地方出产又少。

    有余粮的部族要么在竭力扩张,要么成为别人扩张的对象。

    耶律马哥的人马本就不多,拥有的财产更少。

    金军通过大战和随后的追击共缴获牛羊马匹万余,看起来确实不少,却禁不住大军数千里的消耗,回军的途中就吃掉了大半。

    而为了这次远征,完颜宗翰之前在云中府的搜刮所得却消耗一空。

    面对没粮就没法远征大漠的无奈现实,其人只能派信使回京,请求朝廷给予支持。

    东京道却是另一片天地,在秦桧等人的尽心辅佐下,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正在全力推动内政改革。

    大量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巧和生产方式被引进。

    就连之前女直人一直眼红却因为持续战争而没有力量进行的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也在大同帝国的帮助下相继上马。

    此时正是以蛋孵鸡,小鸡长成后再又可以下更多蛋孵更多鸡的宝贵积累阶段,吴乞买如何会将宝贵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上京道的盲目扩张上?

    而更关键的问题,则是完颜宗翰乃金国最大的军功贵族,其人手中掌握的的权力已经严重影响到大金的稳定。

    吴乞买相信阿骨打的眼光,宗翰应该不会做傻事,但为了大金的国运长久,也要尽量限制其人势力。

    于是,皇帝给完颜宗翰回了信:

    等朕种地五年,就支持你踏平上京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