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种地五年扫平草原-《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不能朝令夕改,决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今天公开扶持这个明天主动拉拢那个成何体统!

    但黄海都护的官职却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换人。

    换了新都护,两国各方势力是不是该赶紧派人来拜码头?

    新的武都护老爷与原来的王老爷个性完全不一样,是不是意味着大同帝国对各方的评价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不论是积极谋求打破均势的,还是想维持原有平衡的,是不是该抓住这么难得机会赶紧表示一下?

    如此一来,之前建立的脆弱平衡再次被打破。

    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各方会不断加注而逐渐丧失理智。

    当大同帝国调整海陆两军编制以蓄力再一次的扩张之时,金国对残辽势力的征讨也没有停止过。

    去年,金国聚集大军再次西征残辽,完颜斡鲁于西京道连败辽军,天祚帝再次仓惶出奔,还将皇室成员丢了个干净。

    眼见就要大获全功之时,可恶的夏人却再次插手金辽之战,不仅派兵抢占了西京道数州土地,还接走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雪上加霜的是,金国的奠基者——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其人深知大金无力在承受大同压力的同时再应对夏国的频繁挑战,只能派出使者请求盟友大同出兵教训不知死活的夏人。

    没想到大同帝国一兵未出,仅仅是安排石秀出使夏国一番虚言恫吓,桀骜不驯的夏人就赶紧吐出了之前辛苦蚕食的辽国领土。

    此事传到金国,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完颜阿骨打意识到金国再没有资格与大同争雄,乃留下让土遗诏。

    其人要求自己的继任者完颜吴乞买将整个西京道转让给大同,以换取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大金这艘破船在失去了其人的掌舵后,还能继续顺利航行。

    另一面,善于两面讨好的夏主李乾顺决定向大同帝国称藩后,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其人赶在同军接收西京道土地钱,派使向天祚帝告知金肃军等地已经易主的消息,倒是没让后者成为同军的俘虏。

    耶律延禧逃离金肃军后,便不敢在西京道逗留,径直前往上京道,赶至自己之前任命的都统耶律马哥军中继续积蓄力量。

    在此期间,完颜宗翰遵从阿骨打的遗诏,率军撤出西京道,并一路向北扫荡草原上不愿归附大金的残辽势力。

    受完颜宗翰兵锋的余波震荡,“复国”仅几个月的北辽伪朝廷还未接战便自行崩解,皇帝耶律术烈和枢密使耶律敌烈死于乱兵之中,枢密副使特母哥等人降金。

    剩余的部分臣子继续逃向西北,投奔正在拉队伍扩充地盘的耶律大石,还有一些人对大辽复国伟业失去了信心而作鸟兽散。

    其后,少数人得到了天祚帝的消息,又不甘寂寞,腆着脸来投。

    这些再次来投的臣子多是在神历帝耶律雅里手里不得志者,如因伐叛不力而被耶律雅里杖责丢官的耶律遥设。

    耶律延禧这些年一败再败,朝廷百官也被其人丢了一批又一批,如今就连草台班子都搭不起来,行在全无规矩很不体面,确实需要有经验的臣子支撑。

    双方各取所需,又凑合着过到了一起。

    如此一来,残辽朝廷的架子渐渐搭起,影响力逐步扩大。

    然后,成功引起金人的关注。

    完颜宗翰已经征服了黑车子室韦诸部,再向西北却很难推进了,并不是打不赢,而是打不着。

    上京道草原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辽阔了,而且中间还有大片不适宜大规模放牧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没有向导和充足的补给穿越这些地方都难,更别说打击其后拒不投降的各部势力。

    金军若是派出的军队太少,就算越过了荒漠地带也打不赢各部的军队。

    可若是派的人多,别人直接撒丫子跑路。

    如此一来二去,就算能抓住一些没跑赢的倒霉部族,缴获所得也不够大军远征的给养消耗。

    与草原上的游牧政权作战就是这样,游牧政权占有纵深广阔且来去自如,动辄可以转移数千里,就算打不赢也能跑得赢。

    而进攻方就算能胜很多次小仗,可只要消灭不了游牧政权的主力,待其缓过气来,便要承受他们无穷无尽的骚扰,从战略上讲还是失败。
    第(2/3)页